首页 | > 米兰(中国)体育有限公司 > 风流一线 |
在津潍高铁滨海特大桥建设现场,总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头戴安全帽的身影在工区间穿梭,28岁的冯勇现任津潍高铁项目主管工程师兼驻队党代表,他用脚步丈量着每寸施工进度,用真心搭建起党群连心桥,让党徽在工地熠熠生辉。
一线驻守:啃下施工“硬骨头”
津潍高铁滨海特大桥跨秦滨高速连续梁是整个项目的关键节点之一,是架梁通道的咽喉要道,重要性不言而喻,0号块施工进度却相对滞后,像块巨石压在项目团队心头。经项目党支部研究,决定选派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冯勇担任桥梁下部结构驻队党代表,同时负责跨秦滨高速连续梁攻坚战。
项目党支部书记与他谈话后,冯勇在工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暮色中,他看着沉默的桥墩和疲惫的工友,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非得把进度赶上来不可!”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冯勇已经带着测温仪在支架间忙碌。他主动走到工友们中间,操着东北口音打招呼:“兄弟们早啊!今儿个咱一起瞅瞅支架搭设咋优化。”
0号块支架搭设初期,难题一个接一个。冯勇召集管区技术员和施工人员,在工地临时的会议室里,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讨论,他认真听取每个人的想法,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经过连续多日的反复尝试和日夜奋战,最终经过改进0号块的支架搭设方式、安装顺序,以及采用更多的定位卡具工装,使0号块施工进度慢慢提上来了。
随着工程推进,A墙同步实施的工艺探讨迫在眉睫,这一工艺直接关系到连续梁的整体质量和后续施工进度。冯勇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工艺研究中,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同时询问项目总工程师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不断相互印证,找寻最优施工方案。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问题时有发生,但冯勇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鼓励大家:“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成长,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最佳方案。”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终于解决了A墙同步实施时线性难以控制、A墙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存在错缝等问题,并总结出《高速铁路跨越既有线连续梁A墙同步实施施工工法》,为连续梁的顺利合拢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目前,在冯勇的带领下,滨海特大桥跨秦滨高速连续梁的施工建设稳步前行,逐渐步入正轨,这场攻坚战也渐渐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技术搭桥:蹚开工艺“新路子”
在海晶盐池这片强腐蚀环境中,滨海特大桥静静伫立,其中329号~348号桥墩被选定为国内桥墩一体化维修养护平台施工试验工点,这无疑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新工艺探索之旅。当接到图纸时,冯勇清楚,要让新工艺顺利落地,项目部与劳务队伍之间的顺畅沟通至关重要。在模板设计及制作阶段,难题接踵而至。项目总工程师把冯勇和劳务队负责人叫到一起讨论,劳务队负责人提出模板的结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难度,可能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冯勇立刻召集模板厂家和劳务队负责人开视频会,就存在问题展开讨论。他耐心倾听每一个意见,与项目部的技术人员一起,对模板设计进行反复推演和修改。经过好几轮讨论优化,终于确定了既符合工艺要求又便于施工的模板方案。
在一体化维养平台的钢筋绑扎过程中,新图纸要求的绑扎顺序与工人习惯大相径庭,冯勇为了说服工人,自己熬夜先学一步,吃透新图纸新要求,并到现场亲自示范,与工人们一起干,“主筋固定后,箍筋要交叉缠绕,像织渔网一样,这样熟练后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加快绑扎速度。”遇到工人有疑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施工也逐渐步入正轨。
历经层层困难的磨练,滨海特大桥329号~348号桥墩的施工成果令人眼前一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冯勇在项目部与劳务队伍之间搭建的这座坚实的沟通桥梁。
奔走一线:暖了工友 “心窝子”
自担任驻队党代表以来,冯勇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止于施工生产层面的推进,更在于对工人生活冷暖的关切。每周,无论施工现场多么忙碌,冯勇总会抽出时间前往工人驻地。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冯勇像往常一样来到工人宿舍区。刚踏入楼道,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他走进一间宿舍,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几张上下铺,工人们的衣物随意挂在床边。冯勇关切地询问:“大伙住得还习惯不?这大热天,空调制冷还行不?” 一位工人苦笑着说:“这空调太旧啦,制冷不太给力,晚上热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冯勇马上拿出本子,把问题记下来,说:“行,我记下了,一定尽快解决。”
冯勇不仅关注劳务队工友们的居住条件,还定期与他们谈心。在工地的休息区,他和大家围坐在一起,笑着说:“师傅们,咱聚在这儿,就敞开了说。工作上有啥难处,生活里有啥烦心事,都别藏着掖着,说出来,咱一起想办法。”这时,一位年轻的工人小声开口:“咱们这生活区在盐池内,用水、洗漱都得用淡水,水量不太够,看看能不能再给生活区整一个大的蓄水桶。”冯勇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地说:“行,没问题,我回去马上去落实。”
回到项目后,冯勇迅速汇报并联系物资部门,申请为工人宿舍修理空调、增加蓄水桶。在冯勇的沟通下,工人宿舍的空调很快修好了,大蓄水桶也放到了生活区。工人生活条件改善了,之前因为天热、不方便而有点低落的工作劲头,一下子就起来了。现在,宿舍里传来的都是开心的笑声,工友们在工地干活儿步子都轻快多了,整个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好景象。
驻队党代表制度带来的改变,悄悄体现在细节里:劳务队主动邀请党员技术骨干参与方案讨论,工人们看到党支部牌子会主动说“有困难找冯代表”。冯勇常说:“党代表不是头衔,是放在心上的责任。”他用脚步丈量着工地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位工友,让党组织的关怀像混凝土中的钢筋,默默筑牢项目建设的根基。
在津潍项目的建设征程中,冯勇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依然每天带着笔记本奔走在一线,依然会为了一个技术细节和工人蹲在地上讨论,依然会在深夜去宿舍看看空调是否运转正常。这些平凡的日常,汇聚成一名基层党代表最动人的模样——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让党旗在施工一线永远鲜红、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