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项目一线 书写担当篇章
    时间:2025-04-29  点击量:   
【字体:

在大清公路项目那海拔2000米的崇山峻岭间,驻隧道队党代表张平平宛如一面飘扬的旗帜,用汗水与智慧、责任与担当,成为项目推进道路上熠熠生辉的 领航者

张平平,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84年,2010年入党,同年参加工作,现任大清公路项目安全总监兼驻队党代表。参加工作以来,参建过贵广铁路、京石铁路、乌阿高速公路、富可公路、北京新机场北线及东延段、大清公路等项目的建设。

党建引领,融合互助聚合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山间的薄雾,张平平便已佩戴好党徽、扛起安全帽,精神抖擞地站在隧道口。他那洪亮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带领队伍进行早点名和班前教育。

为了让技术与党建深度融合,张平平将劳务队办公室、项目会议室、三级教育工作室等场所,打造成了充满活力的“党建+技术”融合阵地。在这里,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分享着专业知识,共同为技术难题“把脉问诊”。在驻队党代表工作室,每月的质量检查结果都会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成绩与不足一目了然,形成了浓厚的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

当项目隧道遭遇穿越泥石流区域这一“拦路虎”时,张平平组织工友们在活动阵地展开热烈的学习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为解决难题出谋划策。随后,他带领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一头扎进技术创新中。核心土变台阶法、围岩变更、二衬养护台车创新、开挖拱架激光定位器、纵向排水管反包装置等一系列举措相继诞生,这些智慧的结晶让施工速度大幅提升,也保障了施工质量。

张平平带领工友们集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创党员先锋岗、建红旗责任区”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被充分激发,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项目团队在业主举办的第二届“劳动技能竞赛”中大放异彩,电工竞赛第二名、钢筋焊接竞赛第三名、安全隐患排查第三名等多个奖项收入囊中,众多表现优异的个人还收获了奖状和奖金。

项目初期,复杂的地质条件曾让施工进度一度陷入困境。面对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的巨大压力,张平平带领党员突击队挺身而出,他们日夜钻研,优化施工流程,精心制定“百日攻坚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一项项科学的管理举措有条不紊地推进。“每日协调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为隧道贯通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情系群众,做好工友贴心人

张平平心里始终装着工人兄弟,他深知一线工人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状态直接关乎项目的质量与进度。他主动与工友们谈心谈话,像知心朋友一样,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困难诉求。得知工友们外出买药不便,他立刻行动起来,积极与项目党支部沟通协调,很快,一个个装满常用药品的药物箱便出现在施工现场,为工友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的浪潮席卷着整个施工现场。当大多数人都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张平平却始终坚守在烈日之下。他积极推动项目党支部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为施工人员送去绿豆、防暑药品等防暑降温物品。他还自掏腰包,为一线作业人员送去清凉的冷饮。这一份份清凉,如同夏日里的阵阵微风,吹进了工友们的心田。工友们纷纷感慨:有他在,隧道就是家。在工资发放问题上,张平平更是格外上心,工资发了没有?这句话常常挂在他嘴边。他通过与一线工人深入交谈,了解实际情况,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项目部主管领导,确保农民工的辛勤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让农民工兄弟不再为发愁,切实感受到了劳有所得的安心。

严守安全,生命防线的守护者

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张平平更是一丝不苟,他深知安全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为此,他组织开展工人进场三级教育。在培训过程中,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的技术标准,让工友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班前讲话时,他通过播放真实的事故案例视频,深入剖析质量通病成因,让安全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工友心中。他还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在演练现场,他亲自示范,详细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工地安全防范知识。在他的努力下,三检制在一线得到了切实落实,为项目建设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实现了全年无安全事故的目标。

张平平几乎每天都深入劳务队伍,开展细致入微的安全排查工作。他穿梭在施工现场,认真检查配电箱等用电设施,合理规划现场用电场所,耐心指导劳务人员安全用电。他深入到农民工兄弟中间,详细宣贯解读安全生产 “四卡一规”,让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他坚持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了“日排查、周通报、强整改”的督导机制,将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层层压实。他还创新推出“党建+安全”管理模式,推行“党员安全责任区”制度,强化终端管理。“生产服从安全,安全高于一切”,这句话成为大家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

2024625日,一场强降雨突袭而来,临近专堂隧道平交路口G310狐跳峡路路段的路面涵洞不幸坍塌。险情就是命令,张平平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调配隧道队人员设备和应急物资,带领大家火速赶赴现场投入抢险工作。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地进行路面抢修。经过连续奋战,终于成功保障了过往人员及车辆的通行安全。他们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公路段和路政大队的高度赞扬,表彰函和锦旗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内外兼修,思想教育功夫深

除了在项目建设、工友关怀、安全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张平平在思想教育上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在他的倡议下,项目部开设了别具特色的隧道夜校。在这里,他亲自讲授安全课和技术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施工经验相结合,生动有趣的讲解让隧道各班组的工友们受益匪浅。隧道夜校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赢得了业主等单位的一致认可。他还推动建立党员带徒制度,要求每名管理人员结对帮扶3名工人。在这一制度的推动下,一批又一批技术过硬的工人迅速成长起来,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驻队党代表工作开展以来,张平平始终将宣传党的理论精神作为重要任务。他带头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培训、驻队党代表讲党课等活动。在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条幅随风飘扬,宣传栏内容丰富多样,“小诉求”意见箱也规范上墙。他还经常与劳务队伍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化解大家的思想困惑,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努力下,项目部与劳务队伍之间的向心力不断增强,为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中,他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工作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70余篇工作内容,开展谈心谈话活动20余次,收集现场影像资料200余份,形成《巡查记录》40余篇。这些记录,见证了他的辛勤付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平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党支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坚强后盾;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他在驻队党代表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